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细菌性条斑病,该如何防控?
夏季多雨又高温,
细菌病害易发生。
借问药剂何处有?
专家推荐龙克均!
细菌性条斑病如何防控?
夏季多雨又高温,
细菌病害易发生。
借问药剂何处有?
专家推荐龙克均!
细菌性条斑病,是具有一定流行性和暴发性的细菌性病害,一般发生过细菌性条斑病的地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高温高湿、大风大雨、台风暴雨)容易发病,同时也可通过种子携带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水稻生产上要重视防治。
近期南方多雨,田间温湿度较高,有利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应加强检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1、细菌性条斑病症状识别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或黄褐色纤细半透明条斑,湿度大病斑上出现许多细小的露珠状黄色菌脓,早晨到田间用手摸病叶,有黏糊糊的感觉。发生严重的田块,远看叶片呈红黄色。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中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
带菌种子的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粒播种后,病菌侵害幼苗的芽鞘和叶梢,插秧时又将病秧带入大田,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或伤口侵入。
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溢出菌脓,借风、雨、水、农事操作及叶片接触和昆虫等进行再侵染,病害蔓延传播。
高温、高湿有利病害发生。台风暴雨及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病害就易流行。
长期灌深水以及偏施、迟施氮肥发病也较重。
粳稻通常较抗病,而籼稻品种大多感病,受害严重。籼型杂交稻比常规稻感病,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感病。
对白叶枯病抗性好的品种,大多也抗条斑病。
一般晚稻重于早稻,后期水稻易发病蔓延;晚稻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于6-9月间容易流行发生。
3、细菌性条斑病如何防控?
第一、选用抗病较强的品种,注意查看包装上的检疫证明编号;若选用的是感病品种,应使用药液浸种(可选龙克均、嘉田、三氯异氰脲酸、氯溴异氰尿酸、四霉素、中生菌素等等)。
第二、科学栽培管理,主要措施包括培育无病壮苗、适龄移栽、合理密植和肥水管理等。在施肥要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补施硅锌肥或叶面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要适时晒田,不宜长期灌深水。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后,要避免串灌、漫灌,防止病菌随水流传播。
第三、发病初期合理用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龙克均、嘉田(噻菌铜)、中生菌素、四霉素、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等等,注意轮换用药。
第四、防治原则:发现一点打一块,发现一块打一片。施药时应从外围向发病中心打,严格控制发病中心向外扩散。
第五、对于往年常发病的田块,可在发病前掌握适期喷药1-2次进行预防保护,大雨过后立即施药,发病前的预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化学药剂防治适期。
重点在于秧苗期喷药保护和大田期封锁发病中心。苗期或大田稻叶上看到有条斑初现时,应该立即喷药防治,暴风雨、台风及洪涝之后,应立即喷药。
每亩可选用龙克均、嘉田(噻菌铜)120-160克,加水50千克稀释喷雾。间隔5-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
发病比较严重时,推荐综合配药方案:
龙克均+春雷霉素;龙克均+四霉素;嘉田+中生菌素;嘉田+氯溴异氰尿酸。注意使用二次稀释法。现配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