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向日葵细菌性叶斑病)
浏览量
【摘要】: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新发生的病害,逐年加重,育种田平均发病率5.47%,自交系发 病率46%。
【症状】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为害茎和葵盘,以茎为主。茎部症状有褐腐型和黑腐型两种类型。褐腐型的受侵部组织变褐, 呈湿腐状,以后渐向上和向内发展。病菌到达髓部后很快造成髓部软腐,褐色如浆糊状。以后髓部萎缩、中空,病茎 外部变褐,在葵盘重力下垂,植株折断。
黑腐型的受侵部水渍状,先呈橄榄绿色,后变黑色,病茎部下陷,呈墨汁状,髓部迅速软腐,黑色如浓墨汁。以 后髓部萎缩变空,病茎外部变黑,在葵盘重力下折断,并呈条状开裂。
【病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发病规律】
向日葵茎腐病细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因此菌源很多,每年在向日葵生长的中后期开始发病,病菌多从自然裂口、 伤口侵人。
气候条件8月中旬至9月中旬雨水多、湿度大则病重,反之则轻。
【防治方法】
用20%噻菌铜(龙克菌)600倍液喷雾,每疗程2次,每次间隔7 ~ 10天。如有菌核病同时发生的,可加菌核净或多 菌灵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