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黑腐病
发布时间:
2018-09-10
主要为害油菜、大白菜、花椰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症状】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生育后期发病较多。油菜各器官组织均可感病。叶片发病后,叶脉变为灰褐色,逐渐呈黑色网状。病斑黄色,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形,角尖向内,茎、枝和花序初生暗绿色油渍状条斑,后变黑褐色,在病斑上出现金黄色菌脓。根、茎受害,维管束变黑,横切面有黑环,植株干腐,全株或部分萎蔫死亡,病部无臭味。【病原】是细菌性病害,属黄单胞
主要为害油菜、大白菜、花椰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
【症状】
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生育后期发病较多。油菜各器官组织均可感病。叶片发病后,叶脉变为灰褐色,逐渐呈 黑色网状。病斑黄色,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形,角尖向内,茎、枝和花序初生暗绿色油渍状条斑,后变黑褐色, 在病斑上出现金黄色菌脓。根、茎受害,维管束变黑,横切面有黑环,植株干腐,全株或部分萎蔫死亡,病部无臭味。
【病原】是细菌性病害,属黄单胞杆菌。
【发病规律】
病种、病残体和土壤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病原细菌通过雨水、灌溉和昆虫等传播。自气孔、水孔和伤口侵人,在 维管束内繁殖蔓延,阻塞导管,致使水分运输受阻,造成病株萎蔫。病菌附于病残体和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和堆 肥中越冬或越夏。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多雨、地势低洼、氮肥施用过多、油菜倒伏、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中耕时使 根部受伤以及虫害严重地块均可使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用20%噻菌铜(龙克菌)500倍药液细喷雾,每疗程2~3次,每次间隔7~ 10天。同时对油菜软腐病、黑胫病、细菌 性角斑病有很好兼治效果。如有菌核病同时发生的,可加菌核净或多菌灵综合防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