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浏览量
【摘要】:
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实、果柄及嫩梢。叶片受害,初于叶面生出许多小黑点,后发展成多角形病 斑,周围有黄晕。严重时,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形,成片坏死。叶柄和叶脉被害,局部发黑,开裂,终至大量落 叶。果实受害,初于果面生针头大小、水渍状、暗绿色小点,扩大后为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龟裂, 流出胶液,大量细菌可随雨水流淌,在果皮表面出现成条、微黏的条状污斑。果实最终腐烂,但腐烂速度较炭 疽病缓慢。此菌除为害芒果外,尚可侵害腰果。
【病原】
本病由黄假单胞属细菌弓I致。
【发病规律】
以细菌在病枝枝梢组织上越冬,翌年借风雨溅打传播到叶片、果实上辗转为害。果实贮运期中,湿度大, 可继续传病。一般在高温多雨条件下,特别是台风过后发病严重。叶片发病程度与果实发病程度有相关性。 【防治方法】
1. 清理果园。冬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烂果,集中烧毁。
2. 药剂防治。适时喷药保护,应于3月份春梢抽生期开始喷药,每次间隔期10天,
可选用20%噻菌铜300倍药液,连喷3-5次。
(注:由于芒果品种的差异,对药物敏感性不同,象牙芒应先试验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