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 芽枯病


发布时间:

2018-09-10

本病在4月上旬,即板栗的新梢展叶时开始发生,于7月中旬停止发生。【症状】该病发生在新芽、新梢及苞叶上,偶在花上发生。新梢展叶时,即受侵染,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枯死。新梢稍稍伸长而生苞叶时,在苞叶上形成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其后变为黑褐色。病菌致叶柄、叶脉、叶身发病,叶脉因此生龟裂,当主脉大半受浸时,叶即发生严重扭曲。病斑呈水渍状,并有黄晕、叶枯死后,久留枝上。【病原】属短杆状细菌。【发病规律】此病

本病在4月上旬,即板栗的新梢展叶时开始发生,于7月中旬停止发生。
【症状】
该病发生在新芽、新梢及苞叶上,偶在花上发生。新梢展叶时,即受侵染,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枯死。 新梢稍稍伸长而生苞叶时,在苞叶上形成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其后变为黑褐色。病菌致叶柄、叶脉、叶身发病,
叶脉因此生龟裂,当主脉大半受浸时,叶即发生严重扭曲。病斑呈水渍状,并有黄晕、叶枯死后,久留枝上。
【病原】属短杆状细菌。
【发病规律】
此病菌在25-27°C最适繁殖,于35°C以上或低于3°C时细菌停止发育,致死温度50-5VC,10分钟。夏季直射
日光10分钟,即大部分死亡,经45分钟后,全部死亡。可在病枝部位越冬。来年新芽发生时即侵入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1、尽量剪除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
2、新梢展叶期用20%噻菌铜500倍喷雾,如有其他病害发生,可加相应药剂混配混用,共同防治,
续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