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官网!

服务热线: 0577-86636387

ZHEJIANG LONGWAN CHEMICALS CO., LTD. 

龙湾化工
X

服务热线:0577-86636387 0577-28867788

传真:0577-86636586
监督微信号: 18157787057
邮编:325013

地址:温州市机场大道黄山路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手机网站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
>
>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

浏览量
【摘要】:
又名大豆叶烧病,该病分布于东北、黄淮流域及广东等大豆产区。南方的夏大豆发病较重,主要为害大豆,也为害菜豆、野生大豆、爬豆,但不侵染绿豆和豇豆。【症状】从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侵染叶片和豆荚,也可为害叶柄和茎。叶片上初期呈黄绿色小斑点,以后可见微小疱斑,并逐渐隆起扩大,呈泡状,稍呈暗红褐色,后干枯,表皮破裂似火山口,本栓质病斑直径为2毫米,周围无明显黄晕。隆起的疱斑是该病害鉴别标志之一。【病原】
又名大豆叶烧病,该病分布于东北、黄淮流域及广东等大豆产区。南方的夏大豆发病较重,主要为害大豆,也为 害菜豆、野生大豆、爬豆,但不侵染绿豆和豇豆。
【症状】
从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侵染叶片和豆荚,也可为害叶柄和茎。叶片上初期呈黄绿色小斑点,以后可见微 小疱斑,并逐渐隆起扩大,呈泡状,稍呈暗红褐色,后干枯,表皮破裂似火山口,本栓质病斑直径为2毫米,周围无 明显黄晕。隆起的疱斑是该病害鉴别标志之一。
【病原】属假黄单胞杆菌。
【发病规律】
病菌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在病叶中,病菌可存活8个月。以病种为最重要的侵染源。病菌借风雨传播。从寄主 的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病菌在寄主体内快速繁殖,5?7天即可形成小疱。一般在大豆开花至收获前发病较多。首 先底部基叶发病,开花后逐渐严重,鼓粒期达到高峰。该病菌喜温,因而多发生于气温较高地区。
【防治方法】
始花期开始用药20%噻菌铜(龙克菌)600倍药液喷雾2-3次,间隔7天左右喷一次。兼治大豆细菌性角斑病。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