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细菌性叶枯病


发布时间:

2018-08-27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花叶周缘成水渍状,后急速向脉间扩展,形成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形病斑,致使叶片扭曲。后期病斑干枯呈羊皮纸状。发病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叶片大量干枯,植株倒状。【病原】致病菌为油菜黄单胞菌魔芋致病变种,细菌,菌体短杆状。【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菌源,病菌在田间主要借雨水溅射和风、雨传播。植株在高温、高湿易发病。发育适温26-27°C,最高34°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花叶周缘成水渍状,后急速向脉间扩展,形成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形病斑,致使叶 片扭曲。后期病斑干枯呈羊皮纸状。发病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叶片大量干枯,植株倒状。
【病原】
致病菌为油菜黄单胞菌魔芋致病变种,细菌,菌体短杆状。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菌源,病菌在田间主要借雨水溅射和风、雨传播。植株在高 温、高湿易发病。发育适温26-27°C,最高34°C。湿度在90%以上或暴风雨后田间发病明显增加。
【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燥、不积水地种植。 2、精选种芋,剔除病弱芋。
3、发现初始病株及时连根拔除,烧毁或深埋,减少田间侵染菌源。
4、发病初期及时施药控制,药剂可用20%噻菌铜5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