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细菌性斑点病
发布时间:
2018-08-27
本病发生于7月至9月。初发病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高温多湿时发病尤多。近年来由于芋的种植连续,缺乏休耕及轮作,使芋的细菌性斑点病普通发生,其对芋的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症状】叶部发病、初期在叶上生成褐色圆形斑点,有黄色晕环;其后呈椭圆形或不正形,变黑褐色或暗褐色。本病病斑边缘为黑褐色,中央稍褪色,其背面边缘呈暗绿色,中央部为淡褐色,后变脆裂或穿孔。【病原】病原属杆状细菌。【发病规律】本病菌发育最
本病发生于7月至9月。初发病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高温多湿时发病尤多。近年来由于芋的种植连续,缺乏 休耕及轮作,使芋的细菌性斑点病普通发生,其对芋的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
【症状】
叶部发病、初期在叶上生成褐色圆形斑点,有黄色晕环;其后呈椭圆形或不正形,变黑褐色或暗褐色。本病病 斑边缘为黑褐色,中央稍褪色,其背面边缘呈暗绿色,中央部为淡褐色,后变脆裂或穿孔。
【病原】
病原属杆状细菌。
【发病规律】
本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8°C,最低温度5°C。最高温度为37°C,而繁衍生育,致死温度5VC,10分钟。病菌在芋 种及病叶上越冬,来年由此发病。
【防治方法】
1、被害叶收集烧毁或深埋土中。 2、避免在低洼地区栽培,尽量使通风透光良好。
3、在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30g加有机硅7ml加25%甲霜灵30g或75%百菌清30g兑水15kg喷雾,每亩约50公斤
药液喷雾,每疗程用2-3次,间隔7-10天,并兼治早疫病(晚疫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