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官网!

服务热线: 0577-86636387

ZHEJIANG LONGWAN CHEMICALS CO., LTD. 

龙湾化工
X

服务热线:0577-86636387 0577-28867788

传真:0577-86636586
监督微信号: 18157787057
邮编:325013

地址:温州市机场大道黄山路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手机网站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
>
>
菲律宾国家植保中心关于20% 噻菌铜SC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菲律宾国家植保中心关于20% 噻菌铜SC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浏览量
【摘要】:
菲律宾国家植保中心,农业大学 简介 在菲律宾国家水稻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不仅因其是菲律宾人的主食,而且它是与国家的政治稳定相关的农作物。它的产量是受到特别的关注的,因为70%以上的国人都是以它谋生的,除了约三百万的农民靠水稻生存外,还有贸易商、磨房老板、零售商等数百万人的生活收入都跟水稻有关。为了确保水稻的稳定生产,政府把其提上了国家议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尽管水稻的产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是因种

菲律宾国家植保中心,农业大学 
简 介 

在菲律宾国家水稻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不仅因其是菲律宾人的主食,而且它是与国家的政治稳定相关的农作物。它的产量是受到特别的关注的,因为70%以上的国人都是以它谋生的,除了约三百万的农民靠水稻生存外,还有贸易商、磨房老板、零售商等数百万人的生活收入都跟水稻有关。为了确保水稻的稳定生产,政府把其提上了国家议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尽管水稻的产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是因种种原因,水稻有时还是有所减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世界银行1991年的报告中说:“尽管许多农民都使用了合适的农药,但是害虫的大批出没及其引起的病菌传染还是应该重视的”。 

由病原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特别是对该病原菌缺少抵抗力的杂交稻品种。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农作物很容易发生这种病害,如果病情不能被及时的发现并加以控制,这样的病害将使水稻严重减产,给农民朋友带来很大的损失。这种病害的症状是在苗床和移栽的时候秧苗枯萎,被传染的叶片有淡灰白色的损伤,周边有波状的褐色的边,会慢慢的侵蚀叶片。这种细菌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种子、茬、风、雨水和灌溉用水传染。 

新型杀菌剂龙克菌( 20%噻菌铜SC)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以上的难题。龙克菌( 20%噻菌铜SC)以其新颖的作用机理,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和阻止水稻的白叶枯病。 

目标 
1、    检测龙克菌( 20%噻菌铜SC)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效果; 
2、    用当地的常规农药与龙克菌( 20%噻菌铜SC)的防治效果作对比; 
3、    为在肥料和农药局登记龙克菌( 20%噻菌铜SC)总结其生物防治效果。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的地点与时间 
开展田间药效的地点是Brgy,Oogong,Sta,Cruz,Laguna,时间是2002年7月至11月。 
二、试验计划 
该试验是以简单的RCBD的方法安排设计的,试验的小区的面积是20 平方米.(4米×5米)。 

三、杀菌剂的种类、喷施方法及用量 
处理    推荐用药量(g ai/ha)    使用浓度(毫升/16升水) 
龙克菌( 20%噻菌铜SC)    120    40 
龙克菌( 20%噻菌铜SC)    140    50 
龙克菌( 20%噻菌铜SC)    160    60 
氧氯化铜    522    60 
氢氧化铜    693    60 
清水对照    -    - 
采用两次喷施方法:第一次是在移栽后45天(DAT),第二次是在移栽后60天(DAT)。用药液量是240升/公顷,用16升实心锥形喷嘴的背包式喷雾器,操作时的气压是3帕。 
四、科学管理 
被推荐用于该项研究的杂交水稻品种是PSB RC 72H(MESTIZO),除了杀菌剂的应用,在水稻种植低地所推荐的一切农事操作都是一致的。 
五、资料收集 
1、    在喷药后的第3天和第7天,与未处理的作物相对比检测药害,共分9个级别进行。 
          级别                               作物损伤程度 
1                                     无 
3                                    1-10 
5                                    11-20 
7                                    21-30 
9    >30 
2、    病害评价 
用SES标准检测水稻的IRRI,在第52天和67天,从根据病害情况随机排列的20个试验点采集100个叶片,对病情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防效的计算公式为: 

                                 病叶数 
病叶率(%)= -------------------- ×100 
所有叶片 

                           n(0)+n(1)+n(3)+n(5)+n(9) 
病指(%)= ----------------------------- ×100 
N×9       

                         注: 
n=根据病害级别分级的各级的病叶数 

N=所有用于试验的叶片数 


                 病情分级: 
级别                           病斑面积(%) 
0                                 无 
1                                 1-5 
       3                                 6-12 
       5                                13-25 
       7                                26-50 
       9                                51-100 

防治效果的计算公式为: 

                               未处理的值 - 处理过的值 
防效(%)= --------------------------- ×100 
                     未处理的值 


结果与评价 


一、研究的地点与试验的方法 
该试验是2002年7月至11月雨季时期在Brgy,Oogong,Sta,Cruz,Laguna开展的。用于该试验的种子PSB RC 72H(MESTIZO)是由水稻的种子部门提供。 

二、药害(%) 
   用龙克菌和其它常规药剂后第3天和第7天进行检测,直到病害得到有效控制,经检测没有发现任何药害现象。 

三、药效评价 

1、白叶枯病的发生率 
调查结果表明第52天和67天,用龙克菌 处理的试验点的病叶率低于用常规药剂和未处理的试验点的病叶率。以160g ai/ha的用量的第52天的调查结果显示用龙克菌处理过的试验点的病叶率为3.56%DI,明显低于用其它药量、常规药剂和未处理的试验点的病叶率。龙克菌 以120和140g ai/ha的用量的病叶率分别为5.81%DI和5.39%DI,而用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的病叶率为19.28%DI和21.41%DI,由此可见龙克菌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常规药剂。未处理的试验点的病叶率为35.49%。龙克菌的防治效果是83.62%和89.96%,而常规药剂的防治效果只有45.68%和39.66%。(结果详见表一) 
在施药后的第67天试验点白叶枯病的发生及蔓延情况。结果显示用龙克菌 处理后的作物病叶率明显低于用常规药剂处理后及未处理的作物。用龙克菌以120、140和160g ai/ha的用量处理后的病叶率分别是8.78%、7.50%和7.30%DI,而用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的病叶率为33.72%和33.69%DI。用龙克菌 以160g ai/ha用量的处理取得了最佳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为82.71%,以140g ai/ha的用量处理的防治效果为82.23%,而用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为20.14%和20.20%。(结果详见表一) 
表一:在Brgy,Oogong,Sta,Cruz,Laguna的药效试验结果。 
处 理                52天                67天 
    病叶率%    防效%    病叶率%    防效% 
T1    5.813b    83.62    8.775b    79.22 
T2    5.388b    84.82    7.500a    82.23 
T3    3.563a    89.96    7.300a    82.71 
T4    19.278c    45.68    33.723c    20.14 
T5    21.415c    39.66    33.695c    20.20 
T6    35.488d    -    42.229d    - 
CV%    15.60*    -    19.90*    - 
                 注:DMRT(0.05水准),相同字母表示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说明: 
            T1 = 龙克菌,用量为120g ai/ha; 
T2 = 龙克菌,用量为140g ai/ha; 
T3 = 龙克菌,用量为160g ai/ha; 
T4 = 氧氯化铜,用量为522g ai/ha; 
T5 = 氢氧化铜,用量为693g ai/ha; 
              T6 = 未处理 
               * = 表明是根据DMRT(0.05水准) 
2、病情指数 
   从试验点随机排列收集100片样叶计算出病情指数(详见表二)。第52天,在处理和未处理的试验点还有病害,但是用龙克菌 处理过的试验点的病指明显低于用常规药剂和未处理的试验点。用龙克菌处理后的病指只有10.96~13.63%,相反,用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处理后的病指却高达27.68%和24.98%,未处理的试验点的病指是30.99%。用龙克菌 以120、140和160 g ai/ha的用量处理后的防治效果是56.01~64.65%,而用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处理后的防治效果是10.67%和19.63%。(详见表二) 
   第67天未处理的试验点的病指增加至42.49%,相反用龙克菌 处理后的病指是13.33~15.22%,而用常规药剂处理的试验点的病指大约为33%。结果显示用龙克菌 以160g ai/ha的用量处理后的试验点的病指为最低,未处理的试验点为最高。最高的防治效果是用龙克菌 以160g ai/ha的用量处理后的方法,防效是68.63%,次者则是同产品以140g ai/ha的用量处理的方法。用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处理后的防治效果是20.38%和20.58%。(详见表二) 

表二:在Brgy,Oogong,Sta,Cruz,Laguna.WS2000的药效试验结果。 
处 理                 52天                  67天 
    病指%    防效%    病指%    防效% 
T1    13.633b    56.01    15.217b    64.18 
T2    13.967b    54.93    14.333ab    66.26 
T3    10.955a    64.65    13.330a    68.63 
T4    27.683c    10.67    33.830c    20.38 
T5    24.988c    19.36    33.745c    20.58 
T6    30.990d    -    42.488d    - 
CV%    14.70*    -    9.60    - 
注:DMRT(0.05水准),相同字母表示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说明: 
T1 = 龙克菌,用量为120g ai/ha; 
T2 = 龙克菌,用量为140g ai/ha; 
T3 = 龙克菌,用量为160g ai/ha; 
T4 = 氧氯化铜,用量为522g ai/ha; 
T5 = 氢氧化铜,用量为693g ai/ha; 
              T6 = 未处理 
* = 表明是根据DMRT(0.05水准) 
龙克菌( 20%噻菌铜SC) 



摘  要 

调查结果表明处理过的试验点比未处理的要好很多。在移栽后的第45天和第60天,用龙克菌(20%噻菌铜SC)和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处理后,水稻的叶片及其植株的其它任何部分都没有药害发生。 
在调查中,在未处理试验点的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叶率和病害指数很高,而用龙克菌( 20%噻菌铜SC)处理的试验点的白叶枯病的病情得到了极好的控制,病害指数明显降低,该产品以不同用量处理的试验点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常规药剂氧氯化铜和氢氧化铜。 

                                  推  荐 

根据调查的结果,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首推药剂是龙克菌( 20%噻菌铜SC),龙克菌( 20%噻菌铜SC)的效果优于其它常规药剂,推荐使用量分别是120、140和160 g ai/ha,在移栽后的第45天和第60天各施药一次。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