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葡萄黑痘病
浏览量
【摘要】:
【症状】
葡萄黑痘病主要侵染植株的幼嫩绿色部分,如果穗、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及卷须等,叶片发病,开始出现针 头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淡黄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4毫米的近圆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中 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后期病斑干枯破裂,形成穿孔。绿色穗粒染病呈现褐色圆斑,以后中部变 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红色或紫色,似“鸟眼”状,病斑直径可达3-8毫米,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受害时,初为 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
裂,形成溃疡病。病梢生长停滞以至萎缩 干枯,叶柄出现病斑较晚。葡萄苗期嫩梢染病严重时枯死。
【病原】是真菌,属半知菌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4-5月葡萄开始生长时形成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分生孢子落到寄主表面后,萌芽长出牙管,侵入柔膜组织。在细胞间隙蔓延,使细胞坏死。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25°C 左右的温度和比较高的湿度。潜育期6-
12天,在24-30°C下潜育期最短。降雨和潮湿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特别在植株幼嫩时,遇有阴雨潮湿天气病害将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当葡萄梢长到3-5片叶时,每隔10天左右,喷20%噻菌铜(龙克菌)500倍药液,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