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菜豆细菌性疫病
浏览量
【摘要】: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叫细菌性叶烧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菜豆(豇豆、扁豆、蚕豆)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轻 病田的发病率为10%-30%,重病田为50%-60% ,还会侵染扁豆、绿豆和小豆等。
【症状】
叶、茎、荚均可发病。叶片上初现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一般直径不超过1毫米,后叶肉组织黄化,渐变成 褐色、质脆、半透明、不规则的枯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叶片上病斑累累,相互愈合病叶枯黄死亡。但 一般不脱落,经风雨吹打后,病叶碎裂,远看呈火烧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部分病叶有时迅速萎凋变黑。嫩叶受害 则扭曲畸形,而叶上的病斑多呈红褐色溃疡状,常分泌出淡黄色黏液。叶柄和茎部病斑初为水溃状小点,扩大后呈红 褐色、长条,稍凹陷,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病茎易折断或病株枯萎。
【病原】为细菌,属黄单胞杆菌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种皮内、外越冬,也可随茎、叶等病残体在土壤存活1~ 2年。带菌种子发芽后,细菌在种皮内增殖, 并侵入子叶和生长点,引起幼苗发病。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昆虫和人为接触传播,从植株的水孔、皮孔侵人,并 能在维管束中扩展。
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极大。气温24?32°C和寄主受害部分有水滴时即可发病。高温和持续降雨或多雾、重 雾的天气非常适合本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20%噻菌铜(龙克菌)500倍药液,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 ~ 3次。